钟爱美食和旅行的张岱

ongwu 发布于 2024-07-17 阅读(59)

善美食者有两种,一种是懂美食且自己能做菜,一种是只懂美食但不会操作,即所谓的“口头厨师”。比如,清代的随园老人袁枚便是后一种人,他出过一本《随园食单》,但自己并不会做菜。

张岱六十九岁时为自己撰写墓志铭,言及一生诸多所爱,“好美食”正列其中。他曾经搜集史料,对祖父张汝霖与诸友所作的《饔史》加以订正,成[百家号vnmp.cn]《老饕集》。虽已亡佚,但从传世的《老饕集序》中,就可以看出张岱的美食观。

文中说:世有神农氏,而天下鸟兽、虫鱼、草木之滋味始出。盖咸酸苦辣,着口即知,至若鸡味酸,羊味辣,牛酪与栗之味咸,非圣人不能辨也。中古之世,知味惟孔子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精细二字,已得饮食之微。至熟食,则概之“失饪不食”;蔬食[百家号vnmp.cn],则概之“不时不食”。四言者,食经也,亦即养生论也。

张岱像

张岱列举了历代美食家的著作,并提到了苏东坡的《老饕赋》和《猪肉颂》,对祖父与好友所著《饔史》,意见多有相左。张岱自信地认为《老饕集》是“精骑三千”,足以胜过“彼羸师十万矣”。

张岱写过《咏方物》三十六篇,盛赞各地的美食。先看看他的一首写苏州名吃[百家号vnmp.cn]的《带骨炮螺》:炮螺天下味,得法在姑苏。截取冰壶魄,熬成霜雪腴。一甜真彻骨,百节但知酥。晶沁原无比,何惭呼酪奴。

乍一听名字,以为是一种海鲜,其实是苏州有名的一道甜点。马伯庸的《两京十五日》提到过这个“带骨鲍螺”,鲍鱼的“鲍”字,也有人称之为“炮”,或者“泡”。其实,这道甜品是用牛奶提炼出的乳酪制作的[百家号vnmp.cn],因为形状似螺,所以叫鲍螺。

张岱对自制乳酪非常热心,和叔叔一起钻研,还另写一篇小品文《乳酪》,来详细解说:乳酪自驵侩为之,气味已失,再无佳理。余自豢一牛,夜取乳置盆盎,比晓,乳花簇起尺许,用铜铛煮之,瀹兰雪汁,乳斤和汁四瓯,百沸之。玉液珠胶,雪腴霜腻,吹气胜兰,沁人肺腑,自是天供。或用鹤觞花露入甑蒸[百家号vnmp.cn]之,以热妙;或用豆粉搀和,漉之成腐,以冷妙;或煎酥,或作皮,或缚饼,或酒凝,或盐腌,或醋捉,无不佳妙。

每年十月,张岱和朋友、兄弟、长辈,组成“蟹会”,约好午后到,开始煮蟹吃。每人六只,担心蟹冷有腥味,所以吃完一只再煮一只。桌上还有肥肥的腊鸭、牛乳酪、醉蚶。用鸭汁煮白菜,加之橘子、栗子、菱角。喝美酒玉[百家号vnmp.cn]壶冰,以兰雪茶漱口。

说了如此多的美食,还没有说到酒。但张岱论酒的诗文并不多,可见他本人除了应酬,对此物兴趣不大,至少不如茶。在《自为墓志铭》中,他列举了自己的诸般爱好,唯独没有饮酒。

其实张家喝酒是有渊源的。张岱说他的祖父素能豪饮,但是再往后代尽失传。张岱的父亲、叔叔,都不能饮,吃一碗糟茄,立刻面颊发[百家号vnmp.cn]红。家常宴会上,家中的厨子精心烹饪,可谓江南一流。每上一道菜,兄弟们都争着吃,盘中菜肴所剩无几。吃饱了自行离去,从头到尾,竟没有人举杯饮酒。

陶渊明极爱酒,张岱极爱茶,但是张岱和东坡一样,是陶渊明的铁杆粉丝,两人都著有《和陶诗集》。《和述酒》就是其中一首,张岱在此诗序中说:“陶述酒,余述茶,各言所知也[百家号vnmp.cn]。但柴桑意在酒,而余未免沉湎于茶,兹愧渊明矣。”

古人的行旅比今天要辛苦得多,说“行万里路”绝不夸张,的确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。张岱的旅行路线并不长,主要是沿着大运河两岸的都市,诸如今日浙江的宁波、台州、杭州、嘉兴、湖州,江苏的苏州、无锡、常州、南京、镇江、扬州、淮安,以及上海松江、安徽芜湖,最远就是山[百家号vnmp.cn]东的兖州、泰安等地了。除了老家绍兴,他停留时间最长的是杭州。祖父张汝霖在西湖柳州亭一带建有寄园,所以他从小便跟随祖父在西湖边居住读书。

张岱钟爱旅游,有条件把旅程安排得奢华浪漫,随心所欲。游历是他浪漫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他不但绝不走马观花,那个时代更不存在上车睡觉、下车拍照。张岱的旅游更像是画家写生,[百家号vnmp.cn]虽然并非用笔墨描绘山水,而是将山水的形与魂印在脑子里。或舟船,或客店,或车马,或行走,张岱游历其间,犹如过电影般,将看到的景、人、事再放一遍,用其生花笔意,删繁就简,寥寥数百字,一篇小品放入诗囊。

当然,张岱并不是所有地方都爱去,更不会像徐霞客那样游历,他觉得太苦了。张岱的旅游风格,不是去研究某一地域[百家号vnmp.cn],而是寻找当地美好的人和事、开心地玩和乐、特别的俗和雅。张岱所游历的区域,足迹仅跨江、浙、鲁、皖四省,但他所记录的,往往是别人没有注意或者忽略的角度和内容。

南京距离绍兴不算太远,除了杭州,南京也是他游历多次的城市。按年谱记载,至少去过三次,不过不包括其年幼时祖父在南京为官,前去探亲。他的祖父曾经和当[百家号vnmp.cn]地的文人结“读史社”,这一年,张岱十八岁,此时他是否去过南京,史无记载。有记载的是他二十三岁时,与钟惺、谭元春、茅元仪、潘之恒等聚集金陵,并游五龙潭。崇祯二年(1629),他三十三岁,五月是南京最好的季节,他前去造访,游秦淮河,观竞渡。崇祯十一年(1638),他四十二岁,于秋天到了南京,会闵汶水、曾[百家号vnmp.cn]波臣,并听柳敬亭说书。

◎本文原载于《文摘报》(作者董联桥),图源网络,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